正月十八夜

槿户茅斋雅自便,京华风味入新年。
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
病酒不闻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静习闲中趣,欲问林僧结净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正月十八夜》是宋代诗人晏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槿户茅斋雅自便,京华风味入新年。
    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
    疾酒不闻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静习间中趣,欲问林僧结净缘。

  2. 作者介绍

  •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宋仁宗时的宰相,以文章著称,尤其擅长词赋和散文,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赏析
  • 风格与意境:《正月十八夜》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节日的氛围及诗人内心的闲适。
  • 语言特色:全诗用词典雅,韵律和谐,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审美特征。特别是“楼台冷落”、“门巷萧条”等句子,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1. 背景分析
  • 晏殊生活在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的时代,他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1.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代诗词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氛围。

《正月十八夜》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了解宋代文人生活和艺术追求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