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后刘秀宽见过

冉冉岁云暮,闲居安所之。
途穷身是累,痛定语犹悲。
衰鬓数茎雪,空囊一卷诗。
儒衣例如此,惜也不逢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兵后刘秀宽见过》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的一首作品,表达了诗人晚年闲居的境况和对时局的感慨。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真山民,本名桂芳,生于宋度宗咸淳末年前后,生平事迹不详。他未曾中进士,宋亡后避乱隐逸,以题咏自娱,人称“山民”。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依托,抒发个人感慨。

  2. 诗歌原文

  • 冉冉岁云暮,閒居安所之。途穷身是累,痛定语犹悲。
  • 衰鬓数茎雪,空囊一卷诗。儒衣例如此,惜也不逢时。
  1. 整体翻译:《兵后刘秀宽见过》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诗句,传达了作者在战乱之后,面对人生百态的深沉感慨。诗中“冉冉岁云暮”,形容时间流逝,世事苍茫;“空囊一卷诗”,则反映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和才情。

  2. 词句注释:诗中提到的具体词汇如“儒衣”等,虽难以考证其确切含义,但结合整首诗的情感氛围,可推测这些词汇富含深意,与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紧密相连。

《兵后刘秀宽见过》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宋代文化和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