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吟

芙蓉峰下扬雄宅,路入城闉里三百。
有山无粟养鸡豚,有水无人捕鱼鳖。
山翁菜色流清涎,齿颊连月无腥膻。
客来问我何所有,手指万壑烟霞边。
青芹不似芦蒿美,石芥防风空剔齿。
蕨脑才抽稚子拳,芦牙已迸佳人指。
儿童不待明朝阳,花襟路湿争慌忙。
携笼拍塞贮不尽,归来满袖春风香。
揽衣踏破青铜镜,挼动碧云流一径。
漉归银鼎作波涛,无限春工上盘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菜吟》是宋代诗人华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芙蓉峰下扬雄宅的自然景观和山翁简朴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华岳生平:华岳(生卒年不详),字天锡,号东原,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清新脱俗而著称,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芙蓉峰下扬雄宅,路入城堙里三百。
  • 有山无粟养鸡豚,有水无人捕鱼鳖。
  • 山翁菜色流清涎,齿颊连月无腥毡。
  • 客来问我何所有,手指万壑烟霞边。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此诗作于宋神宗元豐年间,即公元1078年至1085年间。这一时期的华岳正处于其创作生涯的高峰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 地理背景:芙蓉峰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多有游历于此,华岳作为其中的一员,其诗作很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山翁”的形象生动鲜明,通过“山翁菜色流清涎”等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山翁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 语言风格:华岳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尤其是用词如“无粟养鸡豚”,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1. 历史文化意义
  • 文化传承:在当今时代,人们依然可以从华岳的这首诗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 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对于研究古代文学和社会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野菜吟》是华岳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颂歌,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阅读这样的诗歌,能够让人暂时摆脱尘世的喧嚣,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和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