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其七

清汉曲。天际落霞孤鹜。
幽草墙阴秋更绿。倚檐三两竹。
绣被焚香独宿。梦绕绿窗华屋。
何日明眸光射目。夜阑更秉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金门 其七》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而且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精湛的技艺影响了后世。下面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唐朝中后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他的作品多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词作创作:韦庄以其精湛的诗歌创作而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的小令。他的词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壮志,也有婉约的柔情。
  1.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谒金门 其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尤为常见,它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亲情、爱情的珍视和渴望。
  • 意象运用:词中运用了大量象征性极强的意象,如烟树、细草、帘外落花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整首词更加深邃与唯美。
  • 主题思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韦庄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困境,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这种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可见《谒金门 其七》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词作,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