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思情

自东君别后,对花柳、愈无聊。
但旅寓年年,梦添夜夜,饭减朝朝。
应怜此情何似,恰梅天、风雨正潇潇。
奁玉有谁暖眼,带围漫自松腰。
深沉庭院好香烧。
水远玉人遥。
念信阻鸾笺,调空绿绮,字满鲛绡。
东君也知人意,几黄昏、天际送兰桡。
锦荔堂前载酒,梧桐月下吹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思情》是一首宋代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陈德武,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词集《自雪遗音》。他的生平不详,但根据词的意境和风格推测,他可能是一位生活在宋末元的时期,对生活有所感慨的文人。
  • 创作缘由:据词中“自东君别后”一句,可推测这是一首描写离愁别绪的作品。词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家乡,在外地漂泊。这种离别常常会引起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创作了这首词来表达内心的思念和寂寞。
  1. 诗歌原文
  • 自东君别后,对花柳、愈无聊。但旅寓年年,梦添夜夜,饭减朝朝。应怜此情何似,恰梅天、风雨正潇潇。
  • 奁玉有谁暖眼,带围漫自松腰。深沈庭院好香烧。水远玉人遥。念信阻鸾笺,调空绿绮,字满鲛绡。东君也知人意,几黄昏、天际送兰桡。
  • 锦荔堂前载酒,梧桐月下吹箫。
  1. 主题思想
  • 离愁别绪: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特别是“但旅寓年年,梦添夜夜,饭减朝朝”这几句,直接表达了词人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以及这种状态下心灵的空虚与寂寞。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词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通过风雨声、花香等自然景象,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种手法使得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意象运用:词中选用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梅天”、“风雨”、“玉人”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也深化了词的主题。通过这些意象,词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和哲理思考。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木兰花慢·思情》不仅是陈德武个人情感的真实反映,也是南宋社会动荡时期文人心态的典型代表。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那个时期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状态。
  • 审美价值:作为宋代的词作,它体现了当时诗词创作的高水平和艺术成就。其优美的文辞和深邃的意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木兰花慢·思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宋代词作,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经历,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这首词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