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路宣义风月堂

长风将佳月,万里到此堂。
天游本无待,邂逅今夕凉。
北窗旧竹短,南窗新竹长。
此君本无心,风月不相忘。
道人方燕坐,万物凝清光。
不独揖霜雪,似闻笙鹤翔。
乃知一念静,可洗千劫忙。
明当携曲生,往问安心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刘路宣义风月堂》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原文翻译:长风将佳月,万里到此堂。天游本无待,邂逅今夕凉。北窗旧竹短,南窗新竹长。此君本无心,风月不相忘。道人方燕坐,万物凝清光。不独揖霜雪,似闻笙鹤翔。乃知一念静,可洗千劫忙。明当携曲生,往问安心方。

  2. 诗歌解析

  • 首联:“长风将佳月,万里到此堂。”这一句描绘了一幅长风和明月相伴,跨越万里之遥到达此处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或故人的深切怀念。
  • 颔联:“天游本无待,邂逅今夕凉。”此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在这样的夜晚感受到的宁静和凉爽。
  • 颈联:“北窗旧竹短,南窗新竹长。”这两句通过对比旧日与新生的景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新。
  • 尾联:“此君本无心,风月不相忘。”诗人以“此君”自指,表达了尽管世事变迁,但依然保持一颗平常心的态度,同时强调了与自然景物之间的深厚情感。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长风”、“佳月”、“燕坐”、“清光”等词汇都充满了意象之美,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之中。
  • 语言简洁:全诗虽仅有四句,但每一句都富有深意,没有多余的修饰,体现了宋代诗词的简练风格。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友情和内心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邃。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题刘路宣义风月堂》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文学地位: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它在宋词中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被后世学者和文人广泛传颂。
  • 审美价值: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题刘路宣义风月堂》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也使其成为研究宋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