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示友十首 其五

我策三十六,第一当归田。
柴门种杂树,婆娑乐馀年。
是中三益友,不减二仲贤。
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怀示友十首》是北宋诗人陈与义在政和七年(1117年)秋,寓居东京时所作。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在逆境中的豁达态度。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末著名诗人,其诗作多有传世之作。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擅长填词,他的词作虽数量较少,却风格独特,接近苏东坡,具有超脱的风格和流畅的自然。
  1. 诗歌原文
  • 城东陈孟公,不难十里勤。
  • 张子霜后应,相逢车马边。
  • 相逢车马边,知心能几何?
  • 青青堂西行,岁寒不缁磷。
  • 蓬蒿众小中,拭眼见长身。
  • 澹然冬日影,此处极可人。
  • 子猷幸见过,一洗声色尘。
  1. 诗句解析
  • “城东陈孟公,不难十里勤”: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之情,通过“城东陈孟公”暗示了友人的地位和声望,而“不难十里勤”则显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亲近和友情。
  • “张子霜后应”,这句描绘了与友人重逢的情景,其中“张子”即指张元方兄弟,“霜后应”意味着在严冬之后相见的喜悦。
  • “青青堂西行”,这里的“青青”可能是形容草木青翠,而“堂西行”则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追求。

通过《书怀示友十首》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友情,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在艰难时期所表现出的乐观与豁达。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