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西山桐,下临百丈溪。
布叶虽迟迟,庇根亦萋萋。
密类张翠幄,青堪剪封圭。
滑泽经日久,濡毳随干跻。
近风带影动,坠雨向身低。
宁隐凡鸟巢,自蔽仪凤栖。
松柏徒尔顽,蒲柳空思齐。
但有知心时,应使常弗迷。
西山桐十咏 桐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山桐十咏·桐叶》是陈翥的诗词作品之一,这首诗作体现了作者对于梧桐树的喜爱和对其特性的赞美。
陈翥通过《西山桐十咏》系列诗篇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与艺术追求。在《桐叶》中,他描绘了一棵梧桐树从种植到成长的过程,不仅描述了树木的生长状态,还蕴含着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这种描写不单是对一棵树的描述,更是对生命循环、自然更替的一种颂扬。
陈翥的作品中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在《桐叶》中,通过对梧桐树叶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与感悟。梧桐叶虽小,却能承载风雅之音,这象征着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展现出非凡的美和价值。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对梧桐叶的观察中,也反映了作者对待人生的态度——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不平凡之处和值得珍视的美好。
陈翥的诗歌语言洗练而富有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例如,在描述梧桐叶时,他运用了“虚凉可解愠”等诗句,不仅形容了梧桐叶给人们带来的清凉感受,还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与愉悦。这种语言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触动读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陈翥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成果,它们在历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如《西山桐十咏·桐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宋代,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影响着后世的文化发展。
《西山桐十咏·桐叶》不仅是一首描写梧桐树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邃哲理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陈翥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