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被听春雨,残灯一点青。
吾儿归渐近,何处宿长亭。
春雨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雨二首 其一 —— 金朝冯延登
冯延登,字子骏,号横溪翁,是金朝时期的文学家,生于1175年的吉州(今山西吉县)。他于1197年中进士,成为一位才华出众的士人。他的诗作《春雨二首 其一》描绘了一幅春天细雨中的宁静景象,其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文化底蕴。在这首诗中,冯延登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自然和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诗中写道:“山市人归暮雨飞,倚筇久立看檐霏。”这一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的市镇渐渐被雨雾笼罩,行人稀少,只有诗人独自站在长满苔藓的石阶上,凝视着屋檐上滴落的水珠。这种场景既体现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也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慰藉。
“乍来势若悬麻密,暂止声如鼓瑟希。”这句则形容春雨来临时的气势如同密集的麻绳,而停止时则仿佛是低沉的鼓音,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音乐般的美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诗的最后一句:“今宵客梦知安稳,厌浥新凉到枕帏。”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刻,想象自己正沉浸在一个安稳的梦境之中,梦中还能感受到夜晚的清凉与舒适。这种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寄托的一种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怀和文化追求,还可以从中汲取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时的积极态度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