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歌

东海高先真作怪,一个了心无比大。
塞破乾坤造化炉,跳出阴阳生死海。
雄哉权握天地机,上苍不许自身奇。
闲谈王霸浑多事,锋铓不露将谁知。
忆昔余年十四五,明经早欲干明主。
壮心不伏低时才,遂弄笺毫业词赋。
赋成龌龊翻自鄙,篆刻雕虫安足贵。
旋操洪笔落宏词,将应大中天子制。
前年攘臂来京辇,曼倩飞书方自荐。
酒酣览镜照客容,遽骇潘安鬓华变。
舍鉴拊膺吁自语,倏忽浮荣宁足慕。
金阙遂抛方正科,玉京上应神仙举。
神仙举业竟何以,万卷无师问深旨。
何殊乘舰泛尾闾,南北东西渺无际。
八月十五天清明,闭关思道心冥冥。
兀然四大生虚白,一觉一灵升太清。
太清四顾何漫漫,水晶宫殿水相攒。
巍巍双阙横云端,玉牌金篆生广寒。
广寒宫里有平道,倒景未升天未晓。
丹凤紫鸾栖碧林,白鹿黄猿睡瑶草。
以指扣关身未已,有吏开关问行止。
遽报高先字象先,思真不觉飞魂至。
仙官得旨欣所入,有顷双童出相揖。
玉宸有命召先生,霞帔飘飘玉趾急。
双童引去入金砌,绛节霓旌森羽卫。
雉扇双开见粹容,再拜鞠躬俟天意。
玉宸谓我凡间子,何为修真肯如此。
急徵仙籍问仙名,仙官答云有名字。
举世何人识河车,子当西去求西华。
西华夫人掌枢纽,便当指与真丹砂。
仍命双童为前导,缥缥缈缈凌飞霞。
百万里兮何咫尺,倏然已抵金天涯。
朱曦半出扶桑东,轻云夹之光曈曚。
百花摘引如长虹,抓楹攫槛皆虬龙。
琳琅琪树何青葱,天风四触声玲珑。
珠玑宝殿森其中,双童指曰西华宫。
宫中彩仗何昭□,有女年方十六七。
鬓发缤纷垂暮云,素容轻淡凝春雪。
双童前宣玉宸旨,送到象先高处士。
已题仙籍有仙名,夫人为指长生理。
夫人受命双童去,揖坐从容与仙语。
万卷仙经传世间,不遇真人安得悟。
夫人为我张华筵,珊瑚玳瑁寒相鲜。
纷羽驾兮飞云軿,召双童兮谒彩鸾。
群仙集兮祥云聚,天乐铿鍧声四举。
滴沥金浆带露倾,婆娑丹凤和云舞。
素容潜溢兮朱颜酡,献酬交错兮欢何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丹歌》是宋代诗人高象先创作的一首长诗,以歌行体的形式展现了丹道的神秘与奥妙。以下是对《金丹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作于宋朝时期,这是一个道教盛行,丹道文化极为丰富的年代。当时社会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达到了高潮,许多文人墨客都致力于探索和实践丹道之术。
  1. 文学特色
  • 语言表达:《金丹歌》的语言生动流畅,充满诗意,通过对金丹炼制过程中各种术语的运用,将一个复杂而神秘的丹道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句式多变,既有四言、六言,也有七言,使得诗歌的节奏韵律美得以充分展示。
  • 艺术手法:《金丹歌》在艺术上采取了多种手法,如象征、比喻以及夸张等。通过这些艺术手法,诗人将复杂的丹道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其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1. 主题思想
  • 长生不老:这是《金丹歌》的核心主题之一。诗中多次提到“金丹”这一概念,将其描绘为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体现了古人对于永恒生命的无尽追求。
  • 修炼过程:《金丹歌》还详细描述了丹药炼制的整个过程,包括筑基、进药、火候控制等步骤,反映了古代道士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金丹歌》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古诗,更是研究古代道教文化及其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也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