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孤台 其一

十年重上郁孤台,带得江湖白发来。
满眼青山旧相识,晚鸦群噪莫惊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郁孤台其一”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

《郁孤台其一》的原文如下:

登郁孤台(其一)  
区区倦翼傍旌旄,独上名台滞思逃。  
章水背流馀派合,崆山前隐独峰高。  
万家井落氛埃绝,千里喉襟气象豪。  
一见荆川胜侯印,况将佳趣慰尘劳。  

这首诗创作于1094年,反映了作者在登郁孤台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区区倦翼傍旌旄”,描绘了诗人虽已疲倦但仍需勉力前行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执着追求和不甘寂寞的性格。接下来的句子“独上名台滞思逃”,表达了诗人登上郁孤台后的孤寂与沉思之情。诗中还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如“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展现了郁孤台周围的山水之美。尾句“一见荆川胜侯印,况将佳趣慰尘劳”则以历史典故“荆川胜侯印”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满足。

苏轼的《郁孤台其一》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人生哲理、情感波动和志向抱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诗人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与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