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少师相国李公 其四

壮志深忧国,丹心笃爱君。
谤书兴众枉,谏疏在奇勋。
风咽梁溪水,山悲湛岘云。
空馀双舞鹤,鼓吹不堪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少师相国李公》是南宋词人张元干的一首词,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及对李纲等抗金英雄的敬仰之情。张元干,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又号芦川老隐,三山(一作长乐,亦作永福)人,是宋代一位杰出的诗人。

《挽少师相国李公》是张元干在宋金战争中所作,通过深情的缅怀与赞颂,展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词中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李纲等抗金英雄的敬仰之情,还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切忧虑。词中的“壮志深忧国”一句,直接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而“丹心笃爱君”则表现了他对君主的忠诚与尊敬。

张元干作为北宋末期至南宋初年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尤其是在南宋时期,他的词作更是被奉为典范。张元干的词风以豪放洒脱、情感真挚著称,其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意义。通过对李纲等人的追忆,张元干的词作也传递出一种历史的回响,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珍视和平,以及坚持正义的勇气。

张元干的《挽少师相国李公》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词,更是一部充满爱国情怀的历史见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深入了解张元干的生平与创作风格,也能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