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前一日

九日明朝是,清樽强自开。
萧萧疏雨暗,滚滚大江来。
野菊闲无数,沙鸥静不猜。
何须骑台饮,此兴亦悠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阳前一日作》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诗人在重阳节前夕的生活情感与哲学思考。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哲学家、易学家。他的生平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近病不堪言,醺醺带醉眠。
    新酒乍逢重九日,好花初接小春天。
    自知命薄临头上,不愿事多来眼前。
    唯有天津横落照,水声仍是旧潺湲。

  2. 诗歌赏析

  • 生活情感:《重阳前一日作》展现了诗人在重阳节前的身体状况和心境变化。诗人因生病而感到身体不适,常常醉酒入睡,这种状态与他对生命的感慨相结合,反映了他对于生命无常的认识。
  • 哲学思考:邵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命运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运势不佳,面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感到无奈。这种态度反映出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重阳节前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将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如“新酒”、“好花”和“落照”等,不仅富有美感,还深刻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1. 文化价值
  •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邵雍的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即通过节日的到来反思个人的生命状态和社会责任。
  • 诗词的审美价值: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其简洁的文字、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都值得人们学习和欣赏。

《重阳前一日作》不仅是邵雍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