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西兴渡

久不到西陵,重来扣便𦫃。
眼吞沧海碧,帆卷越山青。
路远人烟盛,官清风浪停。
片时登岸口,小立望云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西兴渡》是宋代诗人张炜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张炜:南宋著名诗人,字文忠,号东湖居士,其作品多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眼吞沧海碧,帆卷越山青。
    路远人烟盛,官清风浪停。
    片时登岸口,小立望云亭。

  2. 诗意解析

  • “眼吞沧海碧”:形容船只远眺时的壮观景象,海与天的界限在眼中模糊,象征了诗人对辽阔世界的向往和感悟。
  • “帆卷越山青”:描绘了船只行驶中帆影随风飘舞,越过山脉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内心的宁静。
  • “路远人烟盛”:反映了西兴古渡作为交通要道的繁忙,人们来往频繁,展现了当时的商业活跃和社会繁荣。
  • “官清风浪停”:表明此地官员清明,政治环境相对和谐,同时江面上风平浪静,为商贸往来提供了便利。
  • “片时登岸口,小立望云亭”:描述诗人短暂停留,在码头边的小亭子上远望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美好景致的留恋。
  1. 历史背景
  • 西兴古渡位于今滨江区西兴镇西,原铁岭关外,对岸是杭州南星桥。据《越绝书》记载,此渡口早在春秋时期即为津渡要塞,后因范蠡筑城而闻名。
  • 西兴不仅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古镇,还是浙东运河的重要城镇。历史上非常繁荣,人员往来频繁,货物转运繁忙。苏轼在其作品中提及过西兴渡口,可见当时西兴的重要性。
  •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兴古渡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仍然值得后人去探索和传承。

除了对《过西兴渡》的简要介绍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了解该诗:

  • 研究宋词中的渡口意象,可以发现许多文人墨客笔下对渡口的描写,这些渡口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连接点,更是文化、历史的象征。
  • 探讨《过西兴渡》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和审美情趣。
  • 分析诗中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如何相互映衬,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面貌。

《过西兴渡》不仅因其优美的诗句而受到赞誉,更因其背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显得格外珍贵。通过学习和欣赏这样的经典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