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到西陵,重来扣便𦫃。
眼吞沧海碧,帆卷越山青。
路远人烟盛,官清风浪停。
片时登岸口,小立望云亭。

【注释】

过西兴渡:从浙江钱塘江的西兴渡口经过。西陵:即今浙江省杭州西湖之西,为古称,因地近西子山而得名。久不到西陵:久未回杭州,故作此诗以记情。重来扣便𦫃(kǎn):重到杭州时,船一靠岸,就叩船舷,表示要上岸了。𦫃(kǎn):船舷的横木。眼吞沧海碧:眼中映入的是茫茫的大海,海水呈现出青碧色。帆卷越山青:帆篷卷起,远远望去,越中群山苍翠欲滴。越山:指浙江绍兴一带的山脉。路远人烟盛:虽然离家乡很远,但沿途人烟密集,热闹非凡。官清风浪停:官宦清廉,自然风平浪静。官:此处指官职。云亭:在杭州市内,是观赏风景的地方。小立望云亭:在登岸后站在云亭前眺望。

【赏析】

《过西兴渡》,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乘船过钱塘江西兴渡时所作。全诗描绘了过江时所见景色和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情。

首联“久不到西陵,重来扣便𦫃”,写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久不归杭,此次归来,心中充满喜悦之情,因此一下船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岸,叩击船舷,表示要上岸了。“久不到西陵”点明诗人此行的目的,即久别的故土。“重来”表明此次归来与以往有所不同,可能与仕途有关;“扣便𦫃”则说明诗人急切的心情。

颔联“眼吞沧海碧,帆卷越山青”,诗人放眼望去,只见海天相接,海面上波光粼粼,犹如碧玉;远方的越山苍翠欲滴,仿佛一幅水墨画。这里用“碧”“青”来形容海天、越山的颜色,色彩鲜明而富有层次感。

颈联“路远人烟盛,官清明浪停”,诗人继续观察江上的景象,发现路途虽然遥远,但沿途人烟却十分密集;同时,官府也显得特别清净,江面上风平浪静。这里的“人烟盛”既是指人多,也暗示出社会风气之正;“官清”则是说官员清廉,这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的看法。

尾联“片时登岸口,小立望云亭”,诗人终于踏上了岸边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他在云亭前驻足观望,似乎在回味着过去的时光。这里通过“片时”一词,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珍贵;而“小立”一词则描绘了诗人当时的动作和神态。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眼吞沧海碧,帆卷越山青”中的“沧海碧”和“越山青”都是古人常用来形容山水之美的词语;“官清风浪停”则暗喻了官场的清廉和宁静。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又展示了他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