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风吹兰衿,藓晕识芒履。
寻幽古招提,偶识尊者墓。
断碣眠苍云,慈容惨香雾。
孤山岂无诗,未若壁间句。
【注释】
葛岭:在杭州西湖。玛瑙寺:古刹名,在葛岭上。瞻:瞻仰。孤山尊者:指苏轼。苏轼曾作《孤山道中》,诗中有“尊者墓”句。兰衿:兰花的衣襟。芒履:芒鞋,即草鞋。招提:佛寺。苍云:青天白云。慈容:慈祥之容。香雾:香烟袅袅而上。壁间句:指白居易《题孤山寺后草堂》诗中的“惟有旧时月,曾照苏堤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葛岭玛瑙寺,见苏轼所题的《孤山道中》诗后,有感而发的一首七绝。
首联点明游踪、时间与对象,写诗人在春光明媚之时,来到葛岭上游览。春风和煦,吹拂着诗人的衣襟,使诗人想起苏轼的诗句:“花光浓处易轻狂,柳色深时最断肠。”诗人来到一座寺院前,抬头看见一块石碑。
颔联紧承首联,写诗人寻访苏轼的墓地。“招提”,佛寺的意思。这里指的是葛岭上的玛瑙寺,苏轼曾在寺中建有“东坡亭”。这两句诗既写景,又写事,把景物和人事联系起来,使画面更为生动鲜明,更富有诗意。
颈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由瞻仰苏轼的墓地联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苏轼在《孤山道中》一诗中说“孤山岂无诗,未若壁间句”,意思是说:孤山上难道没有诗吗,不如我壁上的这些诗篇。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苏词的赞赏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尾联写诗人面对苏轼的墓地,感慨万千。诗人认为:孤山虽然有许多诗,但不如我在壁间写的这些诗好。这两句诗既抒发了诗人对苏轼的怀念之情,也表现了自己不卑不亢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