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春晚留别故人

乱红飞已无多,艳游终是如今少。
一番雨过,一番春减,催人渐老。
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故园空杳。
奈关愁不住,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
不拟相逢古道。
才疑梦、又还惊觉。
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舟行趁晓。
遮莫重来,不如休去,怎堪怀抱。
那知又、五柳门荒,曾听得、鹃啼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 春晚留别故人》是宋代诗人张炎的作品。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离别故人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于时间和空间变迁的深刻感慨。下面是这首经典名作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炎(约1250年—约1320年),本名王沂孙,字叔夏,号玉田生、乐笑翁,又号啸月声、绛烟老人等,原籍湖州(今属浙江),寄籍姑苏(今江苏苏州)。他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音乐家,其词风格清空骚雅,尤以咏物和山水见长,对后世词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词原文:乱红飞已无多,艳游终是如今少。一番雨过,一番春减,催人渐老。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故园空杳。奈关愁不住,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不拟相逢古道。才疑梦、又还惊晓。

  2. 诗词鉴赏

  • 主题内容:《水龙吟·春晚留别故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季节的更迭,反映出作者对流逝时间的无奈与感伤。诗中的“乱红”、“春减”暗示了时间无情地带走了往日的美丽,而“倚槛调莺,卷帘收燕”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 艺术手法:该诗采用了传统的意象表达手法,如使用“乱红”、“春减”等意象来传达季节更替带来的哀愁和岁月无情的主题。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意味。
  • 情感表达: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面对离别故人的情境感到深深的不舍和忧虑。他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细腻又深刻,触动读者的心弦。

张炎的《水龙吟 春晚留别故人》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佳作,也是宋代词坛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细细品味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