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红飞已无多,艳游终是如今少。
一番雨过,一番春减,催人渐老。
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故园空杳。
奈关愁不住,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
不拟相逢古道。
才疑梦、又还惊觉。
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舟行趁晓。
遮莫重来,不如休去,怎堪怀抱。
那知又、五柳门荒,曾听得、鹃啼了。

【注释】:

乱红飞已无多,艳游终是如今少。

“乱红”是指落花,“飞已无多”是说春天的花儿已经凋谢了大半。“艳游”指春日里男女之间的欢爱活动。“终是”是说这种欢乐的时光已经是不多了。

一番雨过,一番春减,催人渐老。

“一番雨过”,是说春天的景色经过雨水滋润后更加美丽了,但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一番春减”,是指春天的景色经过雨水滋润后更加美好了,但是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这里的“春减”与上句的“春减”含义不同,前者是形容春天的景色,后者则是形容时间的流逝。

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故园空杳。

“倚槛调莺”,是说倚靠在栏杆上呼唤着黄莺儿。“卷帘收燕”,是指卷起帘子收拢燕子。这里的“调莺”、“收燕”都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的表现。而后面的“故园空杳”则是指自己离开了故乡后,家乡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这里的“空杳”一词,既形容了家乡的遥远和难以捉摸,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奈关愁不住,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

“奈关愁不住”,是说忧愁的心情无法平息下去,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天涯一样广阔。这里的“关愁”指的是内心的烦恼和忧郁情绪,而“悠悠万里”则是形容这种情绪的无穷无尽和无法控制。而后面的“浑恰似、天涯草”则是用来比喻自己的忧愁如同那天涯的野草一般,无法找到尽头。这里的“天涯草”既是一种自然的景象,也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代表着孤独、无助和迷茫的情绪。

不拟相逢古道。

“不拟”是说不打算,不想要的意思。“相逢古道”是指打算在古道上与故人相会。这里的“古道”既可以理解为一条古老的道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回忆和怀旧的情感。而后面的“又还惊觉”则是表示虽然打算在古道上与旧友相会,但却被现实的困境所吓醒,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才疑梦、又还惊觉。

“才疑梦”是指刚刚怀疑这是一场梦境的时候,却突然醒了过来。这里的“梦”可以理解为一种幻觉或者错觉,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而后面的“又还惊觉”则表示虽然刚刚怀疑这是一场梦境,但却被现实的困境所吓醒,无法摆脱这个噩梦。

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舟行趁晓。

“清风在柳”是指清凉的风拂过柳树,使得柳树摇曳生姿。“江摇白浪”是指江水波涛汹涌,拍打着岸边的岩石。这里的“江摇白浪”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而后面的“舟行趁晓”则是表示趁着清晨的微光,乘着小舟行驶在江面上。这里的“舟行”既是对旅行方式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遮莫重来,不如休去,怎堪怀抱。

“遮莫重来”是指即使再来一次也不改变心意,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不如休去”是指与其离去,不如留在原地,享受眼前的美景。这里的“重来”、“休去”都是表达诗人对于当前环境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而后面的“怎堪怀抱”则是表示面对眼前的美景,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怀念。这里的“怀抱”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的寄托或者是心灵的归属。

那知又、五柳门荒,曾听得、鹃啼了。

“五柳门荒”是指曾经听说过一个地方叫做五柳村,现在却已经荒废无人问津了。“鹃啼了”是指听到杜鹃鸟儿的啼鸣声,让人感到哀伤和凄凉。这里的“五柳门荒”和“鹃啼了”都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的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