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其三

龙香熏被罗屏绕。
任窗外、风儿峭。
鸳枕梦回鸡唱晓。
丫鬟惊笑,琼枝低亚,错认梅花老。
红炉兽炭装还倒。
强梳洗、忙将黛眉扫。
贪趁清欢争怕早。
弓靴微湿,玉纤频袖,塑出狮儿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而非晁补之。该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南宋统治阶级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辛弃疾洞察形势,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这首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青玉案》调除正体以外,受词人青睐的别体也众多,比如李弥逊所填之体、曹组所填之体、赵长卿所填之体等,皆有诸多作品。

《青玉案·元夕》是一首极具特色的词作。其上阕通过描绘宋玉和文君的典故,以及文君因见司马相如而心乱的场景,展现了一种深情与无奈交织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在词人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下阕则通过描写秋娘对浮金盏的嫉妒和辛弃疾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相思之情。全词通过对元夕繁华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青玉案·元夕》不仅是一首表达爱情相思之情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作品。通过对元夕繁华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的现实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