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叔示秋夜诗次韵

秋来天色半晴阴,衰鬓难禁节物侵。
兰叶向人方泣露,菊花催酒已浮金。
莫将诗课频频聒,不那愁城日日深。
咫尺南山堪寄傲,欲随鸠杖遍幽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家叔示秋夜诗次韵》是宋代诗人张纲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纲,字彦正,一作彦政,晚号华阳老人,润州丹阳人。他入太学三中首选,曾任校书郎、论事与蔡京不合被罢职。后又还故官,兼修《国朝会要》,校定御前文字,后累官中书舍人,高宗建炎初为给事中,因秦桧用事致仕。张纲在朝屡有论列,迁参知政事,告老以资政殿学士知婺州,寻致仕。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华阳集》等作品中。

  2. 作品原文

秋来天色半晴阴,衰鬓难禁节物侵。
兰叶向人方泣露,菊花催酒已浮金。
莫将诗课频频聒,不那愁城日日深。
咫尺南山堪寄傲,欲随鸠杖遍幽寻。

  1.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张纲的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艺术手法:整首作品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得当,如“兰叶泣露”、“菊花催酒”、“愁城日日深”等,都巧妙地烘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 鉴赏评价:此诗不仅体现了张纲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彰显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对于喜爱中国古代诗词的读者来说,了解和欣赏这样的作品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氛围相对稳定,社会相对繁荣。然而,这种和平并不是没有危机。张纲在诗中表达了对政治斗争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这种心态在那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重要品质。

通过对《家叔示秋夜诗次韵》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