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天色半晴阴,衰鬓难禁节物侵。
兰叶向人方泣露,菊花催酒已浮金。
莫将诗课频频聒,不那愁城日日深。
咫尺南山堪寄傲,欲随鸠杖遍幽寻。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夜收到家叔的诗后,即兴作的一首和韵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释:

  1. “秋来天色半晴阴”:秋天到来,天气开始由阴转晴,但大部分时间仍带着几分阴沉。
  2. “衰鬓难禁节物侵”:随着季节的转换,鬓发逐渐变得花白,这种自然的衰老让人难以抵挡节日的到来,尤其是那些与年龄相关的习俗。
  3. “兰叶向人方泣露”:兰花叶子面向人时似乎在流泪,因为露水打湿了它。这里比喻诗人看到家人的节日准备,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伤感和无奈。
  4. “菊花催酒已浮金”:菊花盛开,酒意也变得醇厚。这可能暗示着节日的气氛使得人们更加放纵,饮酒过量,甚至金色的酒杯也随之漂浮在空中。
  5. “莫将诗课频频聒”:不要总是唠叨不休地讨论诗歌,这样只会让日子过得更糟。这里的“聒”字形容说话声音大而频繁。
  6. “不那愁城日日深”:不要整天沉浸在忧愁之中,就像一座被忧愁围困的城市一样。这里的“愁城”比喻心中无尽的忧虑。
  7. “咫尺南山堪寄傲”:虽然身处繁华之地,却能以山为伴,寄托自己的傲气和自由。这里的“堪”字表示足够,可以。
  8. “欲随鸠杖遍幽寻”:想要跟着鸠杖(一种轻便的拐杖),去探索周围的幽静之处。这里的“幽寻”指深入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

译文:
秋日的天色一半晴朗一半阴霾,
我的白发让人难以抵抗节日的侵蚀。
兰花叶子面对人时好像要哭泣露珠,
菊花开得正好,酒已经泛出了金光。
请不要总是谈论诗歌,喋喋不休,
别让忧愁一天天加深。
虽然身在繁华之中,也能像山一样自在,
想要跟着鸠杖去探寻四周的自然之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个人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二句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色,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的变化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哀叹。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