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日暮

暮天云阔。
懒泛琴三叠。
恰有梅花相伴,窗儿上、一枝月。
忆别。
恁时节。
吟情谁共说。
敧枕偶成清梦,画角晓、更愁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霜天晓角·日暮》是元代文学家张辑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在黄昏时分的心境变化与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下面将具体介绍此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简介:张辑,字汉卿,号梅溪,元代著名诗人、散曲作家,其作品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词作品广受赞誉,其中《霜天晓角·日暮》便是代表作之一。
  • 词作鉴赏价值:《霜天晓角·日暮》不仅是张辑诗歌艺术成就的体现,同时也是研究元代诗词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化背景及其审美特点。
  1. 原文与翻译
  • 原文:暮天云阔。懒泛琴三叠。恰有梅花相伴,窗儿上、一枝月。忆别。恁时节。吟情谁共说。_枕偶成清梦,画角晓、更愁绝。
  • 翻译:在黄昏时分,天空显得格外开阔。我懒洋洋地弹奏着三叠琴,恰好有梅花陪伴在我的窗前,窗外挂着一弯月亮。回忆起分别的时刻,那种惆怅之情无人能与我共同诉说。夜深人静时,偶尔入眠,梦见那曾经的往事,醒来后更加忧愁。
  1. 主题思想
  • 情感表达:此词通过描绘黄昏时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感伤。梅花的陪伴和月夜的清冷,增添了词作的幽美与凄凉之感。
  • 人生感悟: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词人在自然景物之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反映了人生的苦短和世事的无常。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张辑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通过“暮天云阔”等描绘,展现了一幅辽阔而宁静的黄昏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场景。
  • 语言精炼:该词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字眼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不失音乐美。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霜天晓角·日暮》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词的风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 后世评价:历代文人学者对这首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元代诗词的佳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文化价值
  • 文化传承:《霜天晓角·日暮》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教育意义: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激发人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霜天晓角·日暮》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更是元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取向。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元代文学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