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南轩先生八首 其四

时平有剩贼,人夥无宽乡。
上下日逼趣,雕瘵谁得将。
纷纷几守宰,所较有短长。
专利计锱铢,治法出一方。
惟公作州牧,万物惊初阳。
仁心所发施,四达无门旁。
丁庸省严濑,盐策宽南荒。
直惟此方人,岁时悲奉尝。
凡公不到处,今恨无甘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张南轩先生八首·其四》是宋代诗人彭龟年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张南轩先生的深深缅怀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彭龟年(1142—1206),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字子寿,号止堂,临江军清江人。他曾任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怀见长,风格清新自然。
  2. 诗词原文
    拱璧堕泥涂,康瓠置坛墠。天心与人事,颇似好乖舛。贤愚真是非,每向死生辨。哀荣若相迕,遗恨常不免。前年建安公,罹此二气沴。今年公复死,殒我一世善。龙文百斛鼎,功在白玉铉。斯人太薄命,长苦乐事鲜。
  3. 诗词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比张南轩先生的不幸遭遇和个人品格,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同情与缅怀。诗中“拱璧堕泥涂”比喻张南轩先生虽有高尚的人品和才华,却因命运多舛而遭受不幸。而“贤愚真是非,每向死生辨”则展现了他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依然坚持正义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龙文百斛鼎,功在白玉铉。斯人太薄命,长苦乐事鲜”更是点明了张南轩先生一生虽充满坎坷,但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挽张南轩先生八首·其四》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张南轩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品质精神的描绘,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对道德理想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