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灊山

灊皖相峥嵘,江淮名最著。
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
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
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
斟酌赏罚柄,惠泽均雨露。
开元政熙洽,一夜一软语。
皇家谨司锁,剑戟生卫护。
十年兵火馀,所存一二数。
兹地岂湮没,栋宇仅如故。
两山势若抱,巉崖如虎踞。
下视万木杪,溪流更奔注。
忽有羽客来,相寻恣幽步。
扪萝度绝嶂,涉水得微路。
岩石掩如扉,必有神仙驻。
昔年老真人,此是幽栖处。
愿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
欲下叩其扉,雷霆起烟雾。
正恐渠相留,徘徊不能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灊山》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题灊山》这一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者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及画家。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作品原文:《题灊山》,灊皖相峥嵘,江淮名最著。下枕大江流,浩荡云涛怒。汉皇重封事,兹山奠南土。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斟酌赏罚柄,惠泽均雨露。开元政熙洽,一夜一软熟。
  3. 作品鉴赏:从整体上看,《题灊山》通过描绘灊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的画面。诗中不仅赞美了灊山的雄伟壮观,还表达了作者对当地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4. 艺术手法:在诗歌创作中,黄庭坚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来描绘自然景象,同时融入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这种艺术手法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5. 文化背景:作为宋代的文学作品,《题灊山》不仅是黄庭坚个人的艺术实践,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当时的社会风貌。

《题灊山》不仅展示了黄庭坚卓越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情和历史变迁。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读者而言,这首诗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