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昆山李宰觅石

昆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
山祇用功深,刓画岁时久。
峥嵘出峰峦,空洞开户牖。
几书通置邮,一片未入手。
即今制锦人,在昔伐木友。
尝蒙委绣段,尚阙报琼玖。
奈何不厚颜,尤物更乞取。
但怀相知心,岂惮一开口。
指挥为幽寻,包裹付下走。
散帙列岫窗,摩挲慰衰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昆山李宰觅石”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古诗:

  1. 作者简介:曾几,字吉甫,号茶山老人,绍兴府诸暨县(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为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诗风以清新、淡雅著称,善于捕捉自然之美,抒发个人之情,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2. 诗词原文
    昆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
    山祇用功深,刓画岁时久。
    峥嵘出峰峦,空洞开户牖。
    几书通置邮,一片未入手。
    即今制锦人,在昔伐木友。
    尝蒙委绣段,尚阙报琼玖。
    奈何不厚。

  3. 诗词解析

  • 首句“昆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描绘了昆山的美丽景色,如同飞来的美玉,蕴藏在美丽的山峰之中。这里使用了比喻,将昆山比作一块美玉,既强调了昆山的自然美,也暗示了其价值和珍贵。
  • 次句“山祇用功深,刓画岁时久”:进一步描绘了昆山的美。这里的“用功深”意味着开采和加工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刓画”则形容经过长时间的加工,使得这块美玉更加精致。这句话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珍惜与敬意。
  • 三至六句“峥嵘出峰峦,空洞开户牖”: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昆山的壮丽景色。这些句子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和洞穴的特点,还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叹。
  • 末两句“即今制锦人,在昔伐木友”:从历史的角度对比了现在与过去的差异。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朋友的怀念。
  • 最后两句“尝蒙委绣段,尚阙报琼玖”: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无奈的情绪。这里的“绣段”可能指的是精美的刺绣或丝织品,而“报琼玖”则是一种珍贵的礼物或回报。这两句话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的承诺未能实现的遗憾。
  1.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过去友谊的怀念。通过对昆山的描述,作者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渺小和依赖。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2.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通过描述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
  • 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选择,使得整首诗既简洁又富有表现力,能够深刻地传达作者的情感。
  • 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性的语言和画面,如“美玉山所有”、“峥嵘出峰峦”,这些词语不仅描述了昆山的自然景色,还隐含了更深的含义,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
  1.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根据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在作者与某个朋友分别或重逢的背景下创作的。这种背景使得诗歌充满了深情和个人色彩,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友情的颂扬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表达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