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南华有 祖师衣钵 其三

佛自无言人自讹,但留衣钵说能多。
假令和履多留下,谁奈沙门颊舌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游南华有 祖师衣钵 其三》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禅宗的故事,体现了诗人对真理和道德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及其背景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曾丰(1197~1266)字叔向,号玉峰,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永阳村人)。南宋文学家、诗人。著有《日千子集》,存词四十五首。曾丰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尤其在诗歌方面,他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富有哲理而广受赞誉。
  1. 诗词原文
    西方达磨问归程,衣钵都留作么生。正道眼空嫌长物,如何更带履同行。

  2. 诗意赏析

  • 达磨问归程:这里描述了禅宗始祖达摩的传说,他询问自己的归途,象征着人生意义的探索。
  • 衣钵都留作么生:衣钵是佛教修行的象征,这里的“都留”表达了对传统修行方法的反思,而“作么生”则是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如何面对人生的挑战。
  • 正道眼空嫌长物: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的生活态度。
  • 如何更带履同行:这里的“履”指的是行走的工具,暗示了即使身处尘世,也要以一颗清净的心行走于世间,不被世俗所累。

《再游南华有 祖师衣钵 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鼓励人们在复杂的世界中寻找真正的自我,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