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嫩柳满汀洲,春入渔舟一棹浮。
云幕倒遮天外日,风帘轻飏竹间楼。
望穷远岫微茫见,兴逐归槎汗漫游。
不畏蛟螭起波浪,却怜清泚向东流。
春日江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江上》是明朝诗人顾璘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春天江边景色的清新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 作者简介:
- 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在诗歌领域有卓越贡献,还涉猎广泛,包括散文、骈文等,被后世誉为“金陵三俊”之一,与陈沂、王韦齐名,合称为“四大家”。他的诗作以风调胜,作品深受后人赞誉。
诗词原文:
历历春山色,留人坐不归。
空园花自发,芳草雉争飞。
多病怀乡切,端居出郭稀。
尘冠将白首,无乃负渔矶。创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顾璘晚年,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描绘的春山、空园、芳草等自然景观,以及作者自身的感受,共同营造了一个既清丽又含蓄的艺术境界。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写,而是能够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和共鸣。
- 情感细腻: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致描绘,以及自身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 鉴赏评价:
- 《春日江上》不仅是一首表现春天美景的诗,更是一部富含哲理的作品。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这种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层次思考,使得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春日江上》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深情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