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日戏为纨扇新体

美人弄纨扇,常恨无秋风。
待得秋风至,弃置在箧中。
弃置不自惜,物理有终穷。
反恐美人宠,随手亦成空。
十五邯郸女,玉指弄丝桐。
秀慧解歌舞,艳彩敌芙蓉。
一朝登上国,飞声凌后宫。
此日邢夫人,正自难为容。
纨扇手所题,主惠余其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二日戏为纨扇新体》是宋代舒岳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七月二日戏为纨扇新体》是舒岳祥在北宋时期所作,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其个人经历、生活状态和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作为南宋诗人,舒岳祥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及文人的思想情感。
  2. 文学价值:舒岳祥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他的诗词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追求完美,更重视表达深层次的情感与思想,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和文化内涵。
  3. 主题内容:《七月二日戏为纨扇新体》以纨扇比喻美人,通过纨扇的弃置不珍惜来象征对美好事物的无常与流逝。诗中通过对美人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时光变迁的无奈。
  4. 艺术特色:舒岳祥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美人与纨扇进行对比,一方面赞美了美人的青春美貌和才华横溢,另一方面又揭示了纨扇终会失去、无法再利用的现实。这种反差使得诗歌更具深意,引人深思。
  5. 历史影响:舒岳祥的诗歌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被后世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他的一些名篇如《七言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舒岳祥的《七月二日戏为纨扇新体》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