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

十月初吉日,四野闻惊呼。
停杯出门看,日食将无馀。
有如黑漆盘,来掩白玉盂。
自午而及申,磨荡未还初。
父老涕泗语,便恐天眼枯。
前年六月吉,昼日如煤涂。
众星争光怪,淡月悬天衢。
已谓毕生世,不复睹赤乌。
须臾还旧观,田野顿昭苏。
今胡久沦厄,翳昧不可祛。
前时缙绅谓,占度不属吴。
分野受其咎,天道安可诬。
以日诿敌国,不君良可吁。
兹辰为谁食,无路摅臣愚。
太阳万万古,少待收桑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日食》是一部关注人与时间相处的小说,其内容主要围绕几个外出旅行的杂志社编辑的生活和状态展开。小说以宛似流水帐的方式记述了他们在这段时间里所见所闻的生活和状态,通过细节观察展现人物的存在感。

《日食》中没有着重描写旅途中的事件或长镜头刻画人物关系,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不断出现的细节上,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人物的日常存在。小说的语言和形式也体现了作者的创新,这种风格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一种独特的存在状态。

小说中还提到了画家巴特勒在1918年画的日食,这幅作品描绘了一枚红色德国硬币阻挡了太阳的情景,象征着资本主义带来的黑暗。而在格罗兹的作品中,则出现了一个锐利的俯角来描绘坐在桌子旁的人物形象,其中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的形象尤为突出,尽管他并非主角,但通过他的肖像展示了权力与权威的象征。

黄锦祥的诗歌《日食奇观》则是诗人在顺德勒流观赏日食时创作的即景诗,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

《日食》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小说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还通过对日常细节的细腻描述,探讨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存在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