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 高子勉十首 其八

凿开混沌窍,窥见伏羲心。
有物先天地,含生尽陆沈。
伐山成大厦,鼓橐铸祥金。
三尺无弦木,期君发至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高子勉十首 其八》是黄庭坚的作品,体现了黄庭坚的文学造诣及其对自然与宇宙的感悟。在这首诗中,黄庭坚以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创作背景
  • 作品出处:这首诗出自黄庭坚之手,是他对高子勉的回应之作。
  • 创作时期: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但可推断为宋诗时期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状态和文化追求。
  1. 诗歌原文
  • 凿开混沌窍,窥见伏羲心:通过“凿开混沌窍”这一形象的比喻,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深刻理解,即一切皆源于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而这种状态最终被伟大的先人如伏羲所揭示。
  • 有物先天地,含生尽陆沈:这里的“有物”,可以理解为世间万物或自然界中的某物,它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存在于天地之前,涵盖了所有生命,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存在观。
  • 伐山成大厦,鼓橐铸祥金:诗人通过伐山建室和鼓橐铸金的意象,象征人类通过劳动和智慧,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如同铸造了吉祥的金属一样,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 三尺无弦木,期君发至音:最后一句,“三尺无弦木”指的是一根普通的木头,而“至音”则代表了最高的音乐境界。这里寓意着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只要用心去发掘与领悟,也能发出震撼心灵的声音。

通过对《次韵高子勉十首 其八》的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黄庭坚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魅力。这首诗不仅是黄庭坚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