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 其三

野性友麋鹿,君非我同群。
文明近日月,我亦不如君。
十载长相望,逝川水沄沄。
何当谈绝倒,茗碗对炉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其三》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三月,当时作者正在杭州任通判。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无咎”与“君子”的交往,赞美了君子的高尚品质。全诗如下: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其三

我昔南迁时,君今方弃疾。
子生未十日,已识韩康笔。
君今四十年,学成犹苦急。
文章有奇气,肝胆露冰雪。

君家三世儒,父子相代出。
伯仲俱知名,叔亦少知名。
君今虽弃疾,伯仲终不衰。
君今虽弃疾,叔亦终不辱。

君之文如春云浮,君之诗如秋霜降。
君之书如清风满堂。
君之画如明月出天。
君之音如白雪在空。

君不见古之君子,处穷困而志壮烈。
彼何人哉?伊尹、傅说、吕望、周邵。
彼皆贫贱,而忘其身命;
彼皆厄穷,而心不改定。
彼皆遭谗,而志更昭明。

君今虽弃疾,然其志不可夺。
我愿与君游,共观古人节。
吾闻古人言,有国有家者,
必先自治其内,然后可以御外患。

君今虽弃疾,然其道不可废。
吾尝读古之书,见古人事,
或富贵而益贫贱,或忧戚而反欢乐。
或死而有余荣,或生而不有余羡。
或得名而益自损,或失名而益自安。
或有祸而反获福,或有福而转罹殃。

夫如是,则人之生也必有所待乎天,
其有所待也,则亦不能自胜;
其有不能自胜也,则亦不能无悔。
是故君子常自强不息,
而小人常自足常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