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稍丰暇,清晨适逢休。
驱车偕群公,始为斯亭游。
钟山来艮维,大江西北流。
台成古到今,举目意已周。
晋有尸黎密,尝栖岗之幽。
君王怀高风,立刹旌往由。
法云生梁朝,云气如蟠虬。
七龄依宝亮,俊发钦徐刘。
讲经此寺中,天花盈空浮。
纷纷白雪飞,柳絮未可侔。
近来有贤宰,亭于冈上头。
吴侯因名之,潜德光千秋。
昔人登泰山,芥视十二州。
余亦叹群雄,一毛争九牛。
岂知振大林,至有八龙留。
因末为推本,秘思聊一抽。
灯明天人师,说法历劫悠。
欲放眉间光,洗足先双收。
入无量义处,身心安如丘。
陀罗与殊沙,普散千亿洲。
云公于此时,讲已不可俦。
况当幽岩中,松拂久唱酬。
所以善哮吼,保志称为优。
谁言此华来,天地相应求。
帝释举手间,已入如来眸。
醉书贻群公,为我商声讴。
闰八月十日同运使正仲大夫提刑若愚司封运判全玉朝奉游雨花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闰八月十日同运使正仲大夫提刑若愚司封运判全玉朝奉游雨花亭》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一篇散文。该文作于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闰月十月初八日。文章通过叙述与几位朋友在雨花亭相聚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苏辙详细描述了他在雨花亭与其他几位朋友欢聚的场景。他们在一起饮酒、品茗,欣赏雨后的美丽景色,畅谈人生哲理。这些场景不仅展现了他们的高雅情趣,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篇文章还表达了苏辙对于友情的珍视。他认为,友情是一种难得的情感,需要用心去经营和维护。在文章中,苏辙多次提到他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表达,使得文章充满了温馨和感动。
《闰八月十日同运使正仲大夫提刑若愚司封运判全玉朝奉游雨花亭》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散文。它不仅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们的亲密关系,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这篇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