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稍丰暇,清晨适逢休。
驱车偕群公,始为斯亭游。
钟山来艮维,大江西北流。
台成古到今,举目意已周。
晋有尸黎密,尝栖岗之幽。
君王怀高风,立刹旌往由。
法云生梁朝,云气如蟠虬。
七龄依宝亮,俊发钦徐刘。
讲经此寺中,天花盈空浮。
纷纷白雪飞,柳絮未可侔。
近来有贤宰,亭于冈上头。
吴侯因名之,潜德光千秋。
昔人登泰山,芥视十二州。
余亦叹群雄,一毛争九牛。
岂知振大林,至有八龙留。
因末为推本,秘思聊一抽。
灯明天人师,说法历劫悠。
欲放眉间光,洗足先双收。
入无量义处,身心安如丘。
陀罗与殊沙,普散千亿洲。
云公于此时,讲已不可俦。
况当幽岩中,松拂久唱酬。
所以善哮吼,保志称为优。
谁言此华来,天地相应求。
帝释举手间,已入如来眸。
醉书贻群公,为我商声讴。

闰八月初十,运使正仲大夫提刑若愚司封运判全玉朝奉游雨花亭

注释:在闰八月的十日,我与运使正仲大夫、提刑若愚、司封运判全玉一起游览了雨花亭。

赏析:诗中通过叙述游览雨花亭的时间和参与的人物,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驱车偕群公,始为斯亭游
注释:我乘车与众多官员一起前往这个亭子游览。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次出游的期待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官场人士的闲适生活。

钟山来艮维,大江西北流
注释:钟山(南京)来到艮维,大江(长江)往西北流淌。
赏析:诗人通过对钟山和大江的描述,描绘出了一个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台成古到今,举目意已周
注释:这座亭子建成后,从古到今,放眼望去,一切都尽收眼底。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亭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晋有尸黎密,尝栖岗之幽。
君王怀高风,立刹旌往由
注释:晋国有一位名叫尸黎密的人,曾隐居在山林之间。当时的君王也有着高尚的品质,因此在这里修建了寺庙。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事件,进一步强调了亭子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他也借此表达出自己对于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视。

法云生梁朝,云气如蟠虬
七龄依宝亮,俊发钦徐刘
注释:佛教的法云生在梁朝时期,那里的云气如同盘曲的龙一样美丽。我小时候就跟随父亲学习佛法,心中充满了敬仰之情。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表达了对家庭和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意愿。

讲经此寺中,天花盈空浮
纷纷白雪飞,柳絮未可侔
注释:在这个寺庙里,我经常听僧侣们讲经说法,天空中弥漫着无数的佛光。而那些飘落的雪片在空中飞舞,似乎也难以与这佛光相比。
赏析: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和神秘色彩的场景。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宗教信仰和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近来有贤宰,亭于冈上头
吴侯因名之,潜德光千秋
注释:最近有一位贤明的太守来到这里,他将这个亭子命名为“潜德”,以表彰这里的美景和人们的德行。这个亭子的名字也因此传扬开来,成为了当地的一个传奇之地。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提及太守的名字和亭子的命名,进一步强调了这个亭子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当地人民和政府的赞赏之情。

昔人登泰山,芥视十二州。
余亦叹群雄,一毛争九牛
注释:古人曾经登上泰山,俯瞰周围的景色,将那里视为天下第一胜地。而我则感叹于历史的沧桑巨变,感叹那些英雄豪杰们的豪情壮志。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岂知振大林,至有八龙留
因末为推本,秘思聊一抽
灯明天人师,说法历劫悠
欲放眉间光,洗足先双收
入无量义处,身心安如丘
陀罗与殊沙,普散千亿洲
云公于此时,讲已不可俦
况当幽岩中,松拂久唱酬
所以善哮吼,保志称为优
谁言此华来,天地相应求
帝释举手间,已入如来眸
醉书贻群公,为我商声讴
注释:我从未想到会有如此宏大的森林和众多的龙存在其中。这些秘密被揭开后,我也从中汲取了一些灵感和力量。
赏析:这里诗人通过描述自然界中的神奇现象和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或启示,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和宇宙奥秘的思考和探索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