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无尘俗,碧沉沉、好片清凉世界。左右修篁环屋立,中有伊人潇洒。锁径烟横,打窗风紧,做尽惊秋态。半瓯香露,个中真味谁解。
案头几叠遗书,双桐深护,凤啭琅琅在。回首萧然联袂日,犹记飞琼风采。如许年华,天何靳也,劫现昙花快。迢遥玉宇,鹿车挽手而载。
译文:
宁静无尘俗的天地,碧沉沉、好片清凉世界。屋左屋右修篁环立,中有伊人潇洒。锁径烟横风紧,做尽惊秋态。半瓯香露中真味谁解?案头几叠遗书,双桐深处有凤啭琅琅的声音。回首萧然,联袂日已远,犹记飞琼风采。年华如许,天何靳也,劫现昙花般快速逝去。遥望玉宇,鹿车挽手而载。
注释:
- 静无尘俗:平静地无一丝尘世纷扰
- 碧沉沉:形容颜色深绿如水或碧色深浓
- 左右修篁:四周竹林
- 打窗风紧:风声急促
- 半瓯香露:半杯香露
- 案头几叠遗书:案桌上堆满了未完的书信
- 双桐深护:指琴声深沉,如梧桐被保护着
- 回首萧然:回忆时感到凄清孤寂
- 天何靳也:为何要如此短促呢
- 迢遥玉宇:遥远的天空或仙界
- 鹿车挽手而载:乘坐鹿拉的车,手牵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图景。诗中“静无尘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高洁;“碧沉沉、好片清凉世界”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这个世界,既深邃又清新。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左右修篁环屋立,中有伊人潇洒”进一步渲染出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周围翠绿的竹林环绕着小屋,而小屋中的那位主人却如同仙人一般洒脱不羁。接着的“锁径烟横,打窗风紧,做尽惊秋态”,则生动地刻画了秋风中的自然景象,以及这些景象给诗人内心带来的感受。
“半瓯香露,个中真味谁解?”这句诗似乎在询问,这份来自自然的美,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和欣赏呢?这里的“真味”不仅是指自然的美好,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珍视和感慨。
最后两句“案头几叠遗书,双桐深处有凤啭琅琅”,则转入了诗的主题。这里提到的“遗书”很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尚未完成的作品,而“双桐深处有凤啭琅琅”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音乐画面,仿佛可以听到凤凰在梧桐树上婉转的歌唱。这暗示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情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