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议挽辞 其四

信到温陵不忍闻,使君何往尽沾巾。
最高仙桂君家物,更起黉堂遗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朝议挽辞 其四》是宋代诗人黄裳的作品。在这篇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精炼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哀思及对其家庭的影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黄裳,字冕仲,号南平居士,南宋诗人、书法家、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朝代的更迭,其文学成就颇为显著。
  1. 诗词原文
    信到温陵不忍闻,使君何往尽沾巾。
    最高仙桂君家物,更起黉堂遗里人。

  2. 词句解析

  • 信到温陵不忍闻:表达了听到关于朋友去世的消息时内心的悲痛和难以接受。
  • 使君何往尽沾巾:描绘了朋友去世后,人们因悲伤而流泪的情景,彰显了其人格魅力与深厚友情。
  • 最高仙桂君家物:用“仙桂”比喻朋友的才华或德行,意味着其家族因朋友而增光。
  • 更起黉堂遗里人:指因朋友的离去,学校或学府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教授或学者,留下了遗憾。
  1. 创作背景
  • 黄裳生活在宋室南渡的背景下。宋朝时期,国势日衰,文人士大夫往往面临着国家和个人前途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歌往往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1. 作品鉴赏
  •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黄裳深沉的哀悼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其对友情的重视。诗中的“最高仙桂君家物”一句,巧妙地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人文关怀。

黄裳的《陈朝议挽辞 其四》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读者在阅读这首作品时,不仅能体会到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还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中那种超越生死、重视友情的传统美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