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义区区谋国士,竟为升平模棱子。
抗章言事来去忙,左提右挈归之理。
见姓书名安且荣,宁问贤愚落青史。
隐居到此当忘言,对月且倒无忧樽。
读王黄州游官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宋代文学之美
《读王黄州游官篇》是宋代著名文学家黄裳的作品,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黄裳,号紫玄翁,生于宋代南平(今福建南平)。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神宗元丰五年进士及第,徽宗政和年间曾任福州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他在政治和文学领域均有建树,曾上书建议改革科举制度,其直言不讳的个性使他在仕途中遭遇了不少波折。然而,这些经历并未让他失去对文学的追求,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创作的决心。
《读王黄州游官篇》是黄裳在晚年所创作的诗作,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自己的人生感悟。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那些身处权力中心却心怀理想的士人形象,他们虽然身处升平之世,却常常感到迷茫与无助,如同“升平模棱子”一般。他们努力上书言事,但往往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回报,这种矛盾的处境让他们倍感挣扎。
诗中的“抗章言事来去忙,左提右挈归之理”形象地描述了那些官员们在朝廷斗争中所经历的艰辛。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信念和国家的利益,不得不四处奔走,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然而,当他们回到自己的生活时,却发现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努力似乎并没有改变什么。这种无力感和挫败感让许多有志之士感到绝望。
尽管身处官场的复杂环境中,但黄裳并未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他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读王黄州游官篇》不仅是他个人的感慨,更是那个时代文人群体的共同心声。
《读王黄州游官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黄裳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