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桐君祠堂

霜染溪枫叶叶丹,翠鳞浮动汐波闲。
盘盘路转千峰表,冉冉云扶两腋间。
掠水轻鸥晴自戏,凌风飞雁暮争还。
结庐姓字无人会,静对庭阴一解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桐君祠堂》是宋朝杨时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登桐君祠堂》: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杨时的生平信息并不多见,只知道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和官吏。他的仕途经历丰富,从浏阳、余杭知县到荆州教授、工部侍郎等职,最后还曾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专门从事著述讲学。
  • 学术成就:作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杨时在哲学和文学上都有较高的成就。他不仅受到程颢、程颐的影响,还与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共同被称为“四贤”。这种学术地位显示了他深厚的学识基础。
  1. 诗歌原文
  • 诗歌内容:诗中描述了桐君祠堂的景致。霜染溪枫叶叶丹,翠鳞浮动汐波闲。盘盘路转千峰表,冉冉云扶两腋间。掠水轻鸥晴自戏,凌风飞雁暮争还。结庐姓字无人会,静对庭阴一解颜。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桐君祠堂周边的自然美景。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杨时的诗歌擅长使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在《登桐君祠堂》中,他利用霜染溪枫、翠鳞汐波等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同时,通过对云和飞雁的描写,也展示了动态美,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动感。
  • 语言风格:杨时的诗作语言精炼,富有节奏和韵律。例如,在描述桐君祠堂景色的句子中,使用了“霜染溪枫叶叶丹”这样的形象化语言,既生动又易于记忆。此外,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也是其语言风格的特点。

《登桐君祠堂》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它还承载着宋代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审美的享受,也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