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梦轻扬一室空,梦回谁识此身同。
窗前月冷松阴碎,一枕溪声半夜风。
含云寺书事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含云寺书事三》是宋代著名文人张载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张载,字子厚,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深沉、含蓄见长。在《含云寺书事三》中,张载通过描绘山间幽径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竹间幽径草成围,藜杖穿云翠满衣”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山间幽静的画卷,竹子丛生的小路旁,野草蔓延,作者手持藜杖,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张载还通过对市朝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写道:“山前咫尺市朝赊,垣屋萧条似隐家。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这句诗通过对比山与市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喧嚣尘世的冷漠和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即使是身处繁华之地,也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不必追求世俗的享受。这种思想体现了张载对于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即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才能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含云寺书事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张载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对于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