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了春归雨未收。
雨肥梅子满枝头。
心知办此和羹品,正为和羹国手谋。
蓂两荚,岁千秋。
崧高神气禀公侯。
好将一卷周公礼,起佐皇家定九州。
鹧鸪天 其四 代人寿欧阳景明
介绍
《鹧鸪天 其四 代人寿欧阳景明》是宋代诗人廖行之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欧阳景明的祝福和敬意。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诗人廖行之在宋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欧阳景明作为寿词的对象,在这首诗中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与政治地位的象征,因此廖行之的诗歌创作也具有代表性地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及文学造诣。
诗歌原文:
送了春归雨未收。心知办此和羹品,正为和羹国手谋。
蓂两荚,岁千秋。崧高神气禀公侯。
好将一卷周公礼,起佐皇家定九州。诗词解析:该诗从“送了春归雨未收”开始,通过春天的景象暗示时光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正为和羹国手谋”则表达了一种政治理想,即通过调和各方力量以实现国家的安定与发展。接下来的两句“蓂两荚,岁千秋”描绘了时间的延续与国家长久太平的美好愿景,而“崧高神气禀公侯”则赋予了国家领导者崇高的地位和神圣的气质。最后两句“好将一卷周公礼,起佐皇家定九州”,则是对国家治理的一种期待,希望借助古代圣贤的政治智慧来辅佐帝王成就一番伟业。
历史背景:南宋时期,政治局势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士大夫都面临着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双重考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廖行之创作《鹧鸪天 其四 代人寿欧阳景明》寄托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待。通过这样的作品,廖行之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宋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艺术特色:该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巧妙的用词和深刻的内涵。诗中使用了许多古典意象,如梅花、雨、和羹、蓂荚等,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色彩,而且富含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此外,诗中的排比句式和韵律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其更加易于朗诵,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鹧鸪天 其四 代人寿欧阳景明》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是研究宋代文学和政治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文化追求,同时也可以深入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