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无多宅一区,先生曾此隐西湖。
诗言不喜书封禅,亦有馀书补世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修竹无多宅一区,先生曾此隐西湖。
诗言不喜书封禅,亦有馀书补世无。
《经林逋旧居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蔡襄的一首词作。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作者介绍:宋代文人蔡襄,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诗词原文:修竹无多宅一区,先生曾此隠西湖。诗言不喜书封禅,亦有余书补世无。
诗词解析:《经林逋旧居二首 其一》中的“修竹无多宅一区”,描绘了林逋隐居之地的自然景象——稀疏的竹林围绕着一处居所。这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也象征着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先生曾此隠西湖”则明确指出了这位隐居人物的身份和地点,即北宋时期的著名隐士——林逋。他因避祸隐居西湖之畔,留下了许多关于其生活情趣和文学创作的传说。“诗言不喜书封禅”反映了林逋对当时帝王封禅大典的不屑态度,以及他追求精神上的超然物外。“亦有余书补世无”则是说尽管林逋隐居,但他仍致力于著述,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作品,丰富了后世的文化。
《经林逋旧居二首 其一》不仅是蔡襄的一首佳作,也是宋代隐逸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更能深入理解古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从而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