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呈庆伯

浩浩风兼雨,纷纷柳与花。
不知春事减,但觉旅愁加。
嗜酒谁明意,耽诗老不佳。
无家对寒食,相与重成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食日呈庆伯》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宋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深入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赵蕃,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迁居玉山。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涉猎广泛,著有《淳熙稿》、《章泉稿》和《乾道稿》。赵蕃在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其文学成就和影响力颇深。

  2. 诗歌原文
    浩浩风兼雨,纷纷柳与花。
    不知春事减,但觉旅愁加。
    嗜酒谁明意,耽诗老不佳。
    无家对寒食,相与重成嗟。

  3. 主题解读

  • 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慨的结合:诗歌通过描绘风、雨、柳、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变化无常的感受和对旅行中孤独心情的投射。
  • 生活哲学的体现:诗人用“无家对寒食”来暗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涯以及与世隔绝的状态,反映了一种对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
  • 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哀愁:通过“但觉旅愁加”和“老不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中孤独与挫败感的无奈和哀伤。
  1. 艺术手法与风格特征
  • 严谨的格律与工整的语言:赵蕃的诗作严格遵循唐代诗歌的格律,语言凝练而不失生动,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点。
  • 深邃的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1. 文化与社会背景
  • 宋代的文化氛围:宋代是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文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诗词歌赋成为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 诗歌创作的历史环境:在宋代,文人对于诗歌的创作有着极高的标准和追求,诗歌不仅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个人修养和文化素养的体现。
  1. 历史影响与评价
  • 历代文人的评述:历史上不少文人对赵蕃的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 后世研究的持续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赵蕃的《寒食日呈庆伯》及其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影响,成为了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寒食日呈庆伯》不仅是赵蕃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社会文化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学特色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人生和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