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里又寒食,寒居犹去年。
萧条花不见,牢落病仍缠。
强起陪亲友,题诗未究宣。
方欣好天色,云气复油然。
又呈庆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呈庆伯》是由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与心境。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历史背景:
- 诗歌原文:
- 下里又寒食,寒居犹去年。
- 萧条花不见,牢落病仍缠。
- 强起陪亲友,题诗未究宣。
- 方欣好天色,云气复油然。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的文学生涯丰富,曾从刘清之学习,并受到朱熹的影响。赵蕃在理宗绍定二年(1229)以直秘阁致仕,是一位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作品赏析:赵蕃的这首《又呈庆伯》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情感表达。诗中“下里又寒食,寒居犹去年”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萧条花不见,牢落病仍缠”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因年岁增长而感受到的身体不适和精神状态的低落。“强起陪亲友,题诗未究宣”反映了他在朋友聚会时的勉强和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最后的“方欣好天色,云气复油然”,则透露出一种乐观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情感。
赵蕃的《又呈庆伯》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篇。通过对其内容的深入解读,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赵蕃的文学成就,也能够领略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这首诗不仅是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材料,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