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周钦止送别

不见送将归,惟闻远别离。
身今成老大,官岂计高卑。
萧寺已移酒,便人还枉诗。
临风三复罢,有恨落无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周钦止送别》是宋代诗人赵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次韵周钦止送别》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解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赵蕃,字昌父,号章泉,宋郑州人,徙居信州玉山。以荫入仕后,曾为太和主簿,与杨万里有深厚的友谊,并因辨冤狱而知名于世。晚年归隐,以诗受知于皇帝。
  1. 诗歌原文
  • 不见送将归,惟闻远别离。
  • 身今成老大,官岂计高卑。
  • 萧寺已移酒,便人还枉诗。
  • 临风三复罢,有恨落无涯。
  1. 诗意解析
  • 离别之情:“不见送将归,惟闻远别离。”表达了作者对于即将离去之人的思念以及听到他们远离的消息时的无奈和哀愁。这种情绪贯穿全诗,成为整首作品的核心主题。
  • 对现实的感慨:“身今成老大,官岂计高卑。”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年龄增长和社会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官职高低并不关心的态度。
  • 艺术手法: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

4.** 文学价值**

  • 情感真挚:赵蕃的诗歌常常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对离别、老去等生活片段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 语言精炼: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个词语都经过精心挑选,既符合格律诗的要求,又不失其内在的情感表达。
  • 意境深远:诗歌中的“有恨落无涯”等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更通过这种情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1. 文化意义
  • 宋代文化的反映:《次韵周钦止送别》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时代文化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以及社会风貌。
  • 友情与离别的主题:在古代文人的诗歌中,友情和离别是常见的主题。赵蕃的这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写,探讨了人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心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次韵周钦止送别》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对话。通过对诗歌原文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赵蕃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