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浏檐雨暮,萧萧窗竹秋。
蚊雷宵罢响,萤火暗停流。
政尔具絺绤,又当营褐裘。
桑麻岂无地,卒岁负悠悠。
雨中四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浏浏檐雨暮,萧萧窗竹秋。蚊雷宵罢响,萤火暗停流。”这是赵蕃在《雨中四首 其三》中的诗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29),字昌朝,号章泉,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教育家。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五言诗的创作,被后世誉为“宋诗之冠”。
作品原文:
浏浏檐雨暮,
萧萧窗竹秋。
蚊雷宵罢响,
萤火暗停流。
政尔具絺绤,
又当营褐裘。
桑麻岂无地,
卒岁负悠悠。诗意解析:此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情景。诗中的“檐雨”和“窗竹”分别象征了自然景象与室内环境,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蚊雷”和“萤火”则是秋天特有的现象,它们的存在增添了诗中动态的元素,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最后一句“政尔具絺绤,又当营褐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中生活状态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主题探讨:《雨中四首 其三》不仅是一幅静态的秋夜图,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所流露出的感慨与哲思,以及对简朴生活的珍视。
《雨中四首 其三》不仅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了解,读者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