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
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
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
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
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是唐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其一
八月中秋景,清辉不可求。
阴云自舒卷,何意不露周?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八月中秋之夜的景象。月亮虽然出现了,但是天空中布满了乌云,所以月亮无法被完全照亮。作者通过这个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月亮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