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待制浦五首 其三

就养今西府,趋庭国柄臣。
上思耆艾久,诏问起居频。
赠典河图贵,佳城马鬣新。
丹青虽可画,那复见斯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李待制浦五首·其三》是宋代诗人赵鼎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赵鼎臣,宋代诗人。
  • 他的作品以豪放著称,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 诗歌原文
    就养今西府,趋庭国柄臣。
    上思耆艾久,诏问起居频。
    赠典河图贵,佳城马鬣新。
    丹青虽可画,那复见斯人。

  2. 诗句解析

  • “就养今西府”:描述了诗人李待制现在居住在西边的府邸中,享受着安逸的晚年生活。
  • “趋庭国柄臣”: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责任。
  • “上思耆艾久”:反映了对年长者(耆艾)的尊敬和怀念,因为这些人为国家做出了长久的贡献。
  • “诏问起居频”:指皇帝频繁地询问起居情况,显示了皇帝对大臣的关心和敬重。
  • “赠典河图贵”:指的是被赋予贵重的河图,这是一种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 “佳城马鬣新”:形容墓地的新,暗示了死亡的新鲜和庄重。
  • “丹青虽可画,那复见斯人”:虽然可以用绘画来表现一个人的形象,但真正的人物是无法用笔墨描绘出来的,强调了人的不朽和永恒。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