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和杜南谷

南谷仙翁游八极,千山万山远相揖。
翩然一笑玄盖天,草木尘埃总湔涤。
晋人伏虎老空岩,秦代隐仙遗有声。
幸喜仙翁能好客,羽衣谈笑晚风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和杜南谷》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开元九年(721年)夏。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洞霄山时所作的即兴之作,也是一首题画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德二年六月一日游洞霄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全诗如下:

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山中作。  
自武后以来,常为神仙游宴之会。  
今岁独有道士一人,云是昔时王老君降,因名此洞。  
岩峦回互,翠壁高下,飞泉瀑布,交凑其间,左右缭绕,上下宛转;  
如悬空栈道、半空楼阁。  
石壁间有水痕,深不盈尺,而色清浅。  
余尝以墨染之,其色正黑,遂以为定本。  
又于上岩侧壁,得小石室,中有白猿挂乳,旁有小穴,可容数人。  
其上又有细孔,可容一升杯,而水色正绿。  
余以笔点之,其色正碧。  
其石室北向,有光透入,照见一老翁,须髯皓然,坐于岩上。  
良久,忽不见。  
其岩北有小涧,其水甚冷,而流不绝。  
其涧北有巨石,其形如虎蹲于石上,而石色黄白相间。  
其涧东行数十步,有石门,乃西去。  
其涧南行数十步,有石室,乃东向。  
其岩前有古树数株,皆数百年物。  
其岩前有石笋数个,皆千百岁物。  
其岩前有石莲一朵,亦千百岁物。  
石莲之下,有水痕,深不盈尺,而色如玉。  
余尝以墨染之,其色正黑,遂以为定本。  
又以墨点之,其色正绿。  
其石室前有石床二张,皆数百岁物。  
余尝坐于其中,而观其上人之游者。  
其岩前有石壁,其色黄白相间,而上有洞穴,乃西北去。  
其岩前有石柱,其色黄白相间,而上有洞穴,乃东北去。  
岩前有石壁,其色青黑相间,而上有洞穴,乃东南去。  
岩前有石壁,其色青白相间,而上有洞穴,乃是西南去。  
其岩前有石壁,其色黄白相间,而上亦有洞穴,乃东北去。  
岩前有石壁,其色黄白相间,而上亦有洞穴,乃是西南去。  
岩前有石壁,其色青黑相间,而上亦有洞穴,乃是东南去。  
岩前有石壁,其色青白相间,而上亦有洞穴,乃是西北去。  
岩前有石壁,其色青黑相间,而上亦有洞穴,乃是东北去。  
岩前有石壁,其色黄白相间,而有石室,乃西去。  
其岩前有石壁,其色黄白相间,而有石门,乃东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