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三

常阴贯秋序,洚水弥平陆。
居人逐飞鸟,往往巢树木。
四顾何茫茫,江海忽在目。
古语乃信然,高陵或为谷。
乘桴义无憾,断发忧可辱。
弁冕绩禹功,谁其悲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三》是宋代文学家刘敞的作品。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刘敞,字原甫,号公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博学多才,与弟刘攽合称“北宋二刘”,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 文学成就:刘敞学识渊博,对各种学问都有涉猎,尤以诗文见长,其文章风格清新流畅,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
  • 代表作品:刘敞的文学作品丰富,除了《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其三》外,还有《公是集》传世,集中体现了他的文学造诣。
  1. 内容解读
  • 诗歌原文:《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其三》的原文如下:“常阴贯秋序,洚水弥平陆。居人逐飞鸟,往往巢树木。四顾何茫茫,江海忽在目。古语乃信然,高陵或为谷。乘桴义无憾,断发忧可辱。弁冕绩禹功,谁其悲濡足。”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物和居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自然景观以及人生价值的思考。
  • 主题思想:诗中通过对比秋日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忧虑。
  • 艺术特色:刘敞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感受到无限的意境。此外,他还擅长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刘敞的《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其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之作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后世评价:后世学者对刘敞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在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代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其三》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体现了刘敞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