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二

昔在马少游,抗志安故土。
其后庞德公,迹不践城府。
出乘款段马,身与麋鹿伍。
乡里称善人,妻子同陇亩。
人生资衣食,既足尚何取。
致求多赢馀,筋力但自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刘敞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昔在马少游,抗志安故土。其后庞德公,迹不践城府。出乘款段马,身与麋鹿伍。
  2.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 刘敞,字原明,一字中山,号公是我们中国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化事业,对后世影响深远。
  • 创作风格: 刘敞的诗文注重抒情与哲理的结合,他的诗歌多反映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以清新脱俗、含蓄蕴藉著称,被后人誉为“宋诗四大家”之一。
  1. 诗意解析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从城市到乡村的旅行者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昔在马少游”指的是曾经的繁华和安定,而“其后庞德公”,则暗指跟随的人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出乘款段马,身与麋鹿伍”描绘了诗人乘坐马车,自由自在地融入自然的情境。最后两句“人生资衣食,既足尚何取?致求多赢馀,筋力但自苦”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不满,强调了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自由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1. 艺术特点
  • 意象运用: 诗中大量使用自然景物来象征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麋鹿”象征着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落叶纷满道”则暗示了人生的变迁和无常。
  • 语言风格: 刘敞的语言风格简洁明快,善于用词精准地表达情感和意境。他的诗句流畅自然,富有节奏感。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 刘敞的诗作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作品至今仍被视为学习和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 后世评价: 历代学者对刘敞的诗作评价甚高,认为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相关研究
  • 文学批评: 在学术界,关于刘敞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诗歌风格的分析和解读上。研究者探讨了刘敞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 比较研究: 学者们也尝试通过对刘敞与其他宋代诗人作品的比较,揭示其诗作的独特之处和时代特色。

《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情感和哲思的诗歌,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意义,影响了无数后来的文人墨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