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怀三献玉,廉拒四知金。
势利焚和猛,诗书汲古深。
贵无长得意,闲有自由心。
岣嵝丹砂在,盟寒傥可寻。
次张守韵四首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张守韵四首其四》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一首作品。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作者简介:刘子翚,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和诗人。他出生于建州崇安(今属福建),是刘韐子的兄长,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病辞归武夷山,专心讲学,并精研《周易》,深受朱熹的敬重。他的诗作以其深沉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尤其在哲理与文学的结合上展现了独特的美学特色。
诗歌原文:久分闽郡竹,屡赐汉庭金。才刃硎新发,恩波海并深。冠销乘间祸,民有不欺心。祗恐锋车起,云霄路莫寻。
艺术特点: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诗中的“久分闽郡竹”意味着长期的战乱和分裂使得资源分散,而“屡赐汉庭金”则反映了朝廷赏赐虽多,但并未真正惠及百姓。“才刃硎新发,恩波海并深”描绘了恩惠如同海洋般广阔而深沉,但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恩惠背后可能隐藏的问题和危机。
思想内涵:刘子翚的诗作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追求高远和精致,更在内容上蕴含深刻的哲理思考。这首诗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关切,以及对权力滥用和道德沦丧的批判。
后世影响:刘子翚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
《次张守韵四首其四》是刘子翚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篇章,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